婦女常用方-四物湯、中將湯、生化湯 李耿誠醫師 中醫婦科醫學雜誌 3期 ( 2003/08) , 10-10
四物湯,為補血之劑,其組成為熟地黃12g、當歸9g、白芍藥9g、川芎6g,上為粗末,每服15g,水ㄧ碗半,煎至7分,空心熱服。主治營血虛滯證。心悸失眠,頭暈目眩,面色無華,婦女月經不調,量少或經閉不行,臍腹作痛患者服之。在台灣,ㄧ般婦女多在月經結束後,喝三~五帖以調補月經來潮所耗損之精血,若有血虛症狀則須長期服用。但此藥溫熱,火氣大(口乾舌燥、便秘、長大顆青春痘、發熱)的患者不宜;另有患者服用後腸胃不適,如腹脹、腹瀉,因方中當歸、熟地太過滋膩而使腸胃運化失職,此時可酌加理氣之品如陳皮、砂仁、丁香或改服八珍湯。 中將湯,為日本漢方,組成:當歸、熟地、芍藥、川芎、桂枝、茯苓、桃仁、牡丹皮、甘草、人參、蒼朮、乾薑、黃連、丁香、陳皮、香附等十六味,實為四物湯、桂枝茯苓丸、人參湯加行氣、理氣之品,故活血化瘀效力較強,常用於血瘀經痛,因有理氣、行氣之品,較無腸胃不適之症。經前、經後皆可服用。 產後血虛,本當培補,然瘀血不去,新血不生,治宜養血化瘀,使新血生,瘀血化,故名「生化」。生化湯,有兩種組成,一為傅青主之生化湯:當歸25g、川芎9g、桃仁6g、炙甘草2g、炮薑2g,用黃酒、童便各半煎服,主治化瘀生新,溫經止痛,產後瘀血腹痛,惡露不行,小腹冷痛。此方當歸用量大用於養血,適用於產後出血過多導致嚴重血虛之婦女。另ㄧ為產後生化湯,其組成是,川芎3g,當歸9g,紅花3g,益母草3g,澤蘭3g,桃仁2g,炙甘草2g,炮薑2g,南山楂6g,老酒15g同煎。此方比《傅青主女科》所載之生化湯中藥物多了紅花、益母草、澤蘭、南山楂,藥量很輕,可活血、養血,而非破血。當歸量大,也僅僅是9g。此藥平和,著重去瘀則血新生,故用於惡露不多,沒有貧血症狀之產婦。 一般婦女月經疼痛可用中將湯,而經少或貧血者可用補血之四物湯,而產後排除惡露生新血則用生化湯,使產婦體力增加,並加速產道及子宮的復原;若服用生化湯而致惡露增加,且血色鮮紅,有破血的現象,必須停止服用,故建議服用生化湯以每日一帖,五至七帖為佳。另生化湯也適用於子宮內膜異位的痛經患者,有手腳冰冷、唇色紫暗有淤點為寒凝血瘀之證,於經前服用可減輕疼痛;避免於經期中服用,以免子宮收縮太過而有血崩之虞。四物湯、中將湯、生化湯三者皆屬溫熱之品,有發燒、發炎、發熱,或熱性體質患者不宜服用,以免化火。 |